423A7526-D8EC-42A0-8234-B200BF9C2B06

在《流動、掠奪與抗爭》中,曾提及哈維稱之為「辯證法」的方法論,也就是如何處理抽象和具體、又或理論與實踐之間關係的問題。自2011年開始介入土地議題,每當摻進具體實踐之際,我很快又會自覺或不自覺地,將議題抽象化、理論化;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世界 、情景,瞬間又化成電腦裡的一堆文字、符號;作為努力站穩在泥土上、身體力行的行動者,很快又會墜進離地的學者、知識分子的身位。這彷彿已成為一個周而復始的怪圈。

反轉柏拉圖洞穴和知識分子的比喻,這其實是知識分子不斷躲回洞穴,而不願直面混雜無序的殘酷現實。近年寫的愈來愈多,也愈來愈難讓人了解:這洞裡到底是什麼葫蘆在賣什麼藥?把一系列有關經濟社會學的舊文章(請注意,是舊文章!)選輯,有系統地分類整理,亦是階段性的自我檢示和反思…期待對此等議題有興趣者,日後尋找線索也會較為容易!

鄒崇銘(2006). 能醫不自醫?香港醫療改革難產與生機。香港星克爾出版社。
韓江雪 、鄒崇銘(2006). 香港的鬱悶:新生代 vs 嬰兒潮世代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。
鄒崇銘(2010). 500億,一矢中的!香港醫療改革回望與前路。香港:圓桌精英。
鄒崇銘、韓江雪等(2011). 80前後:超越論述、社運及世代的想像。香港:圓桌精英。
鄒崇銘、韓江雪、楊夢瑩(2012). 用消費改變世界:公平貿易@新社會經濟運動 。香港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、王慧麟、周嘉慧編(2012). 墟・冚城市:在地自主經濟與良心消費。香港:在地生活。
鄒崇銘、韓江雪(2013). 僭建都市:從空間規劃到社區更新。香港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、韓江雪、易汶健(2014). 以銀為本:7評香港的產業及人口政策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、黃英琦、阮耀啟編(2014). 共享城市:從社會企業、公平貿易、良心消費到共享經濟(上)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、黃英琦、阮耀啟編(2014). 共享香港:從社會企業、公平貿易、良心消費到共享經濟(下)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、姚松炎(2015)香港在地農業讀本。香港:土地教育基金。
蘇文英、鄒崇銘(2015)近田得米:香港永續生活新煮意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、韓江雪(2015)這一代的鬱悶:從消失中的香港到世代之戰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(2015)流動、掠奪與抗爭:大衛.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。台北:南方家園。
鄒崇銘、黃英琦、梁志遠、龍子維編(2016). 重構香港:從庶民空間到社區更新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、黃英琦、梁志遠、龍子維編(2017). 再造香港:從社會創新到參與規劃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(2017). 城規·成虧:香港2030+的非理性亢奮。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(2017).  開放合作: 釋放香港社群力手冊。香港: 突破出版社。
韓江雪、鄒崇銘(2018). 後就業社會: 誰是科技貴族? 誰的人工智能?  香港:印象文字。
鄒崇銘(2022). 經濟學?講呢啲!告別學者堅離地,回到經濟學經濟。香港: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及發展中心。
鄒崇銘(2022). 敵托邦:智能革命下的四種人類未來。香港:毫末書社。
韓江雪(2023). 崩潰與重建:ChatGPT衝擊下的人類未來。
鄒崇銘(2023). 從新浪潮到新本土:48部電影裡的香港史。

主要出版及發行合作夥伴:

school_order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