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體與虛擬出版之間的抉擇

不少人或會覺得:電子書比不上實體書,尤其是那份紙本翻閱的質感。其實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。

但必須承認,除了某種珍藏或限量版本,紙本實體書的出版已不再具可持續性。已經愈來愈少人願意買書,甚至不會再去圖書館借書——實體書的倉儲、物流和銷售固然是一大問題;但對讀者來說,寸金尺土的居住空間,能容得下多少書更是另一大問題——而電子書則可完全避免所有這些問題。

當然,電子書的發展仍然並不成熟,它到底應以什麼樣式來呈現?閱讀體驗能否進一步改進?應通過那些平台或渠道銷售?實體書店又是否仍然保留著某種必要的功能?對讀者來說,是否能像儲存實體書般,有系統地整理和收藏電子書?在讀完一本書之後,又能否通過二手書市場與其他人分享呢?

更根本的事實是,大家對免費獲取網絡資訊,早已習以為常。又有多少人會所費不菲,僅僅去下載一個電子檔案呢?既然複製電子檔案的成本是零,為何電子書不能大大降低售價呢?但反過來說,當電子書售價變得極為低廉,大家又會否更不願意花費那一元幾角呢?

無論如何,實體書正急速走向衰落,電子書則仍前途未卜,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個極大的挑戰,涉及未來世代如何學習和累積知識,以至如何理解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。正如Yuval Noel Harari在《廿一世紀的廿一堂課》(2018)說,自從亞馬遜推出Kindle之後,千百年來「人看書」的歷史已斷然改寫,「書看人」的時代已經來臨——人的閱讀過程被全面紀錄,包括從哪個網頁跳到哪個網頁、哪本書跳到哪本書、哪頁起至哪頁止,盡皆都一目了然。 

在不久的將來,還可以通過各種電子傳感裝置,洞悉表情面貌身體的微小變化, 測知用戶對不同內容的反應,七情六慾、喜怒哀樂,盡在掌握之中。隱藏在地球某處的電腦系統和運算程式,將因應你接受資訊的習慣和偏好,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,來決定下一步你會接受到什麼訊息——表面上是你在選擇看什麼書,實際上將是書在決定你看什麼。

這種藉人工智能度身訂造資訊的方式,實大可理解為一種「科技讀心術」。正如Harari指出,你可能不太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書,Kindle會因應你的閱讀習慣來選書,可能更切合你的真正需要。推而廣之,人類往往並非如自己想像般理性,人工智能甚至比你更了解你自己,因此亦可助你在日常生活中,作出「更佳」 的大小決定。

一旦再也沒法決定接收哪些資訊、甚至是被強制注入特定的資訊,人類的認知和思想模式亦被重塑。「批判思維」從此將一去不返,「獨立人格」頓變成歷史 的名詞。人類將會失去選擇生活的權利,再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。從宏觀的 政治層面來說,則人作為獨立和理性的主體,擁有及實踐天賦的自主權利,作為數百年來自由民主體制的基礎,亦將徹底被打破。

當電子書將會取代實體書之際,我想,這亦是最值得大家警惕的全新危機。詳見拙作:《敵托邦:智能革命下的四種人類未來》(2022)。

4 thoughts on “實體與虛擬出版之間的抉擇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