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家庭溫情片的小陽春

由陳詠燊編劇和導演的《飯氣攻心》,繼超越 《闔家辣》和《阿媽有咗第二個》之後,進一步挑戰《明日戰記》,問鼎香港華語電影史的最高票房紀錄,成就了新時代香港一個不算太過意外的意外。

有趣的是,除了《明日戰記》以外,上述幾部電影再加上稍後的 《過時過節》和《出租家人》等,均全是圍繞家庭展開的溫情故事,不得不說是蔚然成風。這固然由於不少原是賀歲片,難免要隨俗標榜一下闔家團圓,只因疫症才推遲至暑假打後推出;但箇中卻可能蘊含著更深遠的意味,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。

若再加以仔細辨別,便可發現當中其實只有《闔家辣》,呈現最典型的三口子核心家庭狀態;《阿媽》和 《過時過節》均涉及破碎家庭(其實還有 《緣路山旮旯》和《出租家人》亦然!);至於《飯氣攻心》,則設定為三兄弟同一屋簷下——這當然是源於《家有囍事》30年下來的傳統,但也意外地構成了「兄弟同心,其利斷金」的新想像。

異父異母兄弟之所以能「同屋共煮」,乃是由於父親遺下巨大的义燒工場,既能滿足三人(再加女友)的住屋需求,還承載著工作室、儲藏室和煮大餐等眾多功能,一間屋、一個場景已盡訴劇中各人的故事。大佬黃子華扮演「長兄為父」的角色,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兩個弟弟;二佬張繼聰最獨立自主,渴望擁有自己的生活和出路;三弟陳湛文則是典型宅男,乃是最自我中心的角色。

因此,劇中除了以情感糾葛作為主線,是否變賣家業亦構成了主要的衝突。大佬堅持守護父母留下來的工場,認定這才是家的根本,要「一家人齊齊整整食飯」。舊式工廠大廈是當年上一輩辛勞的象徵,指向典型的「獅子山下」奮鬥神話;但事實上,义燒工場現在只是徒具虛名,僅剩下一塊老舊的霓虹招牌,「有福」已褪色變成了「冇福」。

此外,夾在大佬和二佬之間的Monica(鄧麗欣),本身亦是一名文化保育工作者,對舊事舊物有著她的堅持,將老店結業後遺下的文物收集,因此亦佔用了义燒工場的大量空間。這就進一步讓觀眾感覺到,劇中嘗試探討的不單是如何守護這個家,而是守護整個香港的歷史、文化和記憶——陳詠燊是何等有意識地,將社會關懷注入一個家庭溫情故事之中。

不無出人意表的是,母親最後與大佬夢幻般的重逢,語重心長地告訴兒子自己的真正想法,指出保留實體家業並非保住頭家的唯一方法。與此同時,三弟的女友Josephine(王菀之),則毅然割捨多年努力維繫的感情。「打開門,行出去,去遠啲!」,是故事結尾留下充滿弦外之音的一句話——放在正值移民潮高峰期的香港,實很難不讓人對電影題旨產生額外的聯想。

相比之下,《阿媽》和《過時過節》皆涉及家庭矛盾和離散,女主角則皆是毛舜君。她在《阿媽》中的角色余美鳯,先是面對失婚危機、藉著事業重拾自我,後則面對與兒子的衝突及和解,是導演彭秀慧繼《29+1》之後,又一關於女性困境、掙扎和突破的故事。至於《緣路山旮旯》,即使以五段感情為主線,但後段亦揭示了阿厚(岺珈其)來自破碎家庭,造成他對人際關係缺乏信心,為宅男帶來另一層次的詮釋。此外,電影同樣觸及阿厚成長地茶果嶺的拆遷危機,與其他「山旮旯」地方面臨著迥異的命運。

相比起陳湛文和岺珈其這類宅男角色,Mirror成員如Edan、阿Jer和姜濤等,在其他作品中則更多以䁔男、戇男的形象出現。這固然涉及作為偶像劇的需要,保持著某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品質;但亦揭示了在上一代或強勢女性的陰影下,新生代男性地位的策略性轉變和退卻——花姐和Mirror成員的互動,彷彿就是香港社會的縮影——倒未知Edan和Anson Lo在《過時過節》中,又會否帶來不一樣的新突破?

綜合這些以家庭溫情為主題的作品,皆可說是喜劇為主、悲劇為次;但家庭成員卻是聚的少、離的多;地方亦是保存的少、拆毀的多。在香港面對著的這個大時代、或可稱為新時代下,觀眾最需要的確是久違了的開懷大笑;而面對著社會解體、社區消失、家庭離散……數之不盡的衝擊和危機處境,大家無奈但亦只好淡然處之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