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節那天,容容問我:爸爸,Bobo姐姐會不會坐監?我說:我們當然不想她坐監,但做人最重要是誠實面對自己,如果有天真的要坐監,那又有什麼值得害怕呢?
其實,容容只是一個五歲的女孩,聽完她這句話,我的眼睛已經開始紅了。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,為了這個城市和下一代的未來,我們同樣也有坐監的機會,是時候要有這種心理準備了。但認真地權衡一下,假如能夠令容容學會做個光明磊落的人,那又有什麼所謂呢?應該說這肯定是有賺冇賠的交易!
顯而易見,以上對話的而且確曾經出現,並非我生安白造出來。因為一個五歲女孩竟會說出這話來,顯然已完完全全超出我的想像範圍。在我還是五歲、甚至是十歲的思想世界裡,有什麼人會被拉去坐監呢?當然是殺人放火的罪犯;但對我女兒來說,到底是什麼人會坐監呢?是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人。
回歸十七年,最令我印象深刻是Joe Junior的一句話:This city is dying,you know?到底香港的自由法治是否已被蠶食,警察已經淪為政治打壓的工具?我不敢相信,但情況確已愈來愈令人憂慮。但路人皆見的客觀事實是,香港已被一少撮財閥蠶食殆盡,趨炎附勢的人則為他們塗脂抹粉,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政經霸權。《經濟學人》月前公佈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(crony capitalism index),香港遠遠超出其他地區,但我們卻竟可視若無睹,置若妄聞。
政府說參與新界東北示威的,並非受拆遷影響的村民,這固然是指鹿為馬的荒謬論調;但對於年青一代為何亦群起支持村民,政府在一味肆意歪曲之餘,卻完全沒有嘗試設身處地想想:為何這個所謂為下一代人建設的、「香港人的新市鎮」,卻徹底地得不到下一代的認同?假如規劃發展真正屬於市民,又為什麼總是要偷偷摸摸的倉卒上馬?
觀乎匿名消息人士放風的內容,充分反映政府只懂閉門造車,誤以為新界東北只是賠償金額的問題,而年青人別有用心騎劫東北村民,則是為了佔領中環進行預演。當權者不但沒有汲取五年前高鐵爭議的教訓,不去了解新一代價值觀已根本轉變,甚至還變本加厲的恫嚇抹黑,以為只需通過強力打壓的手段,市民便會噤若寒蟬,乖乖就犯。老子說: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?大概正是今次事件最佳的註腳。
在中港融合的政策主旋律之下,香港失業率長期處於極低水平,但低技術職位卻沒有晉升希望,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;壟斷和抄賣刺激樓市狂飈,就連劏房也以豪宅價發售,年青人買不起樓也是不爭的事實。但下一代真的只想買樓嗎?我們的城市除了一味賣奶粉和金飾,就真的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嗎?上一代就只知延續「地產霸權」,將這個「家傳之寶」留給下一代嗎?
在此衷心祝願我們的下一代,不是要「驘在起跑線」,不是要三十歲前賺一百萬,不要再一味走精面,搵快錢,更加不要泯滅良知,對身邊的一切不公義,採取冷漠甚至是冷血的態度;而是要活得正直、真誠和對自己負責任,有勇氣站出來講真說話,而且更加要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。